润滑脂剪切试验器是一种用于测试润滑脂机械安定性的设备。其适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,通过机械剪切工作后的稠度变化来判断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。试验器通常由电动机、联轴器、减速器、偏心机构工作器、机座等部件组成。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蜗轮减速器相连接,减速器采用双输出轴,传动比为25:1,在减速器两侧的输出轴上安装了一对偏心机构。工作器安装在减速器两侧的机座上,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偏心机构带动,以一定的频率(通常为每分钟60次)连续工作。
一、试验前准备
设备检查与清洁
检查试验器外观,确保无损坏、变形等情况。特别是剪切头、试样容器等关键部件应表面平整、无划痕,各连接部位紧密,无松动现象。
清洁试验器内部和外部,去除灰尘、油污等杂质。对于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部件,如传感器、剪切头等,要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仔细清洁,并确保其完q干燥。
试样准备
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脂样品。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,无明显的杂质和气泡。若样品为块状或半流体状,需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预处理,使其达到合适的黏度和流动性。
精确称取适量的润滑脂试样,一般根据试验器的试样容量和试验标准确定试样的质量。将试样填入试样容器中,填充时要注意避免产生空隙或气泡,尽量使试样表面平整。
仪器参数设置
打开试验器的电源开关,启动控制系统。根据试验要求设置相关的参数,如温度、剪切速率、剪切时间、数据采集频率等。
温度设置:根据试验条件,设定所需的试验温度。如果试验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,需提前开启制冷系统,使设备降低到预定温度;如果是高温试验,则开启加热系统,并等待温度升高到设定值。
剪切参数设置:选择合适的剪切模式,如恒定剪切速率或恒定应力模式。对于恒定剪切速率模式,设置剪切速率的大小;对于恒定应力模式,设置应力的值。同时,设定剪切时间,一般根据润滑脂的特性和试验目的来确定,范围可以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。
数据采集设置:设置数据采集的频率和方式。通常采用实时采集的方式,每隔一定时间间隔采集一次数据,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润滑脂在剪切过程中的性能变化。
二、试验操作过程
安装试样
将准备好的试样容器缓慢放入试验器中,确保试样容器与剪切头的位置正确对应。根据试验器的类型,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固定装置将试样容器固定在剪切头上,以防止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晃动。
对于一些需要密封的试验体系,安装好相应的密封装置,如密封圈、密封盖等,确保试验过程中试样不会泄漏。
开始试验
确认设备参数设置无误后,点击“开始”按钮,试验器开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。在试验初期,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,观察温度、压力、位移等参数的变化情况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在试验过程中,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。注意观察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,如发现数据异常波动或明显偏离预期,应及时停止试验,检查设备和试样是否存在问题。
数据采集与记录
试验过程中,数据采集系统会自动按照预设的频率采集各种数据,如剪切力、剪切速率、温度、位移等。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控制系统中,并以图表、曲线等形式显示在操作界面上。
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,了解润滑脂在不同时间点的剪切性能。同时,数据还会存储在设备的内存或外部存储设备中,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。
结束试验
当试验达到预设的时间或试验条件后,试验器会自动停止运行。取出试样容器,注意避免烫伤或接触到可能残留的高温试样。
关闭试验器的电源开关,清理试验器内部的试样残留。如果试验过程中使用了冷却剂或润滑剂,要将其排放干净,并对设备进行适当的清洁和维护。
三、试验后处理
数据处理与分析
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,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。绘制剪切应力-应变曲线、黏度-温度曲线等,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、斜率、截距等特征参数,评估润滑脂的剪切性能、黏温特性等。
根据数据分析结果,撰写试验报告。报告内容包括试验目的、试验方法、试验设备、试样信息、数据图表、分析结论等,为润滑脂的研发、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。
设备维护与保养
对试验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,检查各部件是否有磨损、腐蚀、松动等情况。特别是剪切头、传感器等关键部件,要进行重点检查和清洁。
更换消耗品和易损件,如密封圈、过滤器等。对设备的机械部件进行润滑和防锈处理,确保设备在下次使用时能够正常运行。